保护名录
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——兴山民歌
兴山县汉时属南郡,三国吴景帝永安三年(公元260年)析秭归北界置兴山。位于大巴山余脉,长江西陵峡北侧,东邻宜昌市、保康县,南连秭归县,北靠神农架林区,西接巴东县。总人口18.52万人,国土面积2327平方公里。 兴山民歌分布于兴山县各乡镇及其东、南、北部的周边地区。
查看更多+
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——王昭君传说
兴山县位于湖北省西部、长江西陵峡北侧、大巴山余脉与巫山余脉交汇处,东与夷陵区、保康县毗邻,南接秭归县,西连巴东县,北倚神农架林区,国土面积2327平方公里。兴山因“环邑皆山,县治兴起于群山之中”而得名,秦、汉属南郡秭归,三国吴景帝永安三年(公元260年)“析秭归北界立兴山县”,距今已有1746年的历史。
查看更多+
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——兴山薅草锣鼓
兴山县是王昭君故乡。位于湖北省西部,长江西陵峡北侧,大巴山余脉与巫山余脉交汇处,东邻宜昌市夷陵区和保康县,南接屈原故里秭归县,西连巴东县,北倚神农架林区。全县人口17万余人,国土总面积2327平方公里。共有大小山头3580座,溪河156条。境内崇山峻岭,沟壑纵横,过去地理环境极其闭塞,交通十分不便。这为兴山薅草锣鼓原始形态的保存和风格的多样性,提供了极好的自然条件。
查看更多+
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——兴山围鼓
兴山县位于荆山南麓,长江西陵峡北侧,东临宜昌市夷陵区、保康县,南连秭归县,北靠神农架林区,西接巴东县。六十年代前交通极其闭塞,惟从宜昌穿兴山至武当山有一盐道。
查看更多+
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——兴山地花鼓
兴山地花鼓俗称“花鼓子”,据乙丑年(公元1865年)清同治版《兴山县志》记载:“元旦十三至十五日并演蟠龙、跳狮、花鼓诸杂剧。”可知,地花鼓于140多年前就在兴山流传了。建国初期,群众文化生活相对较贫乏,各种政治、民间活动较多,地花鼓呈现繁荣景象。“文革”期间被视为“才子佳人,封资修”,遭到彻底禁绝。粉碎“四人班”后,兴山地花鼓有所复苏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人们的传统观念和审美情趣发生了很大变化,随着老艺人的相继去世,青年人不学,现在已后继无人,在一个村里已很难找到一个完整的班子,只有异地匹配以及旦角改丑角,才能勉强演出,已呈现出极度濒危状况。
查看更多+
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——昭君故里五句子歌谣
五句子歌谣即五句一首的民间歌谣,句式整齐划一,既可单独成篇,也可串联起来叙事。它主要流传于湖北、湖南、河南、安徽、陕南、渝东等地,而以鄂西昭君故里尤为昌盛。五句子歌谣自古有之,《诗经》、《九歌》中都有,唐朝大诗人李白也作有五句子《荆州歌》。五句子歌谣是生产实践中的产物,人们在田间劳作,或打夜工撕包谷叶、掰包谷米,聚到一处,你唱一句,我赶一句,用集体智慧,把作品完成。
查看更多+
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——兴山踩堂戏
查看更多+
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——李来亨传说
查看更多+
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——文三猴子的故事
查看更多+
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——中医正骨疗法·兴山全益骨伤诊疗
“中医正骨疗法·兴山全益骨伤诊疗”是在我县长期存在、在民间广为流传,并利用传统手法和本地自产中草药,治疗骨伤疾病的一种中医药传统技艺。 它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,通过长期实践形成的,治疗骨伤疾患的一套完整的治疗体系。它包括“诊”和“疗”两部分:“诊”,就是凭借医者的手去感触,去揣摩判断有无骨折,以及骨损情况; “疗”,包括手法复位、外敷中草药、树皮夹板固定、后期康复推拿按摩等。复位手法轻松灵活,因势利导,运用“捏、拔、端、提”等手法,不用麻醉剂,患者少痛苦。动作要领是“两指顺摸找等等儿、两指对捏找缝缝儿、大指逆推找块块儿”。其中手诊和手法复位是判断一个医者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准。整个治疗过程体现了“动静结合”,“无痛”、“快”贯穿始终。静——骨折局部夹板固定使骨折不移位,促进骨痂生长;动——骨折以外的部位、关节活动不受限,保证骨折部位足够的血液循环,促使早日愈合,而且减少了石膏固定后关节强直的功能恢复训练。 该疗法使用的中草药就地取材,秘方配制,加上外敷的给药方式,直达病所,疗效迅速,减少对器官的损害,且价格低廉,深受老百姓欢迎。
查看更多+