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昭君传说项目简介
王昭君名嫱字昭君,出生于湖北省兴山县昭君村。汉元帝以“良家子选入掖庭”,竟宁元年(公元前33年)春,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来到长安,想与当时的汉朝通婚,做大汉天子的女婿。为汉匈两族和好,免于战乱,王昭君“乃请掖庭令求行”,主动出塞和亲,此后半个多世纪里,边境无烽火之警,给汉匈两族带来了“边城晏闭,牛马布野”的升平景象。
王昭君传说主要分布在香溪河流域,以兴山县高阳镇、南阳镇、峡口镇、古夫镇最为集中。
王昭君在兴山的传说很多,内容很广,归纳起来有五大类:
一、与王昭君有关的地名传说。王昭君的故乡--兴山县,这里存在着许多关于王昭君的地名传说。如《昭君村》、《王字崖》、《响滩》、《香溪》。特别是香溪河流域,地名更多。王昭君“恒于溪中浣手,溪水尽香”,所以取名“香溪”。传说王昭君选妃进宫,船顺香溪而下,乡亲们跟在后头送行。昭君站在船头上行了个小礼,让乡亲们留步,往后这个地方就叫“小礼溪”。众乡亲挽留昭君,依依难舍,继续跟到船送。王昭君见这般情形,稳住船,给乡亲们行了个大礼,请大家回去,不要再送了,于是这里就叫作“大礼溪”。《大礼溪》、《小礼溪》、《思乡溪》、《珍珠潭》等等,皆属地名传说类。
二、反映王昭君勤劳善良的传说。王昭君的童年一直在家乡度过,她同村姑们上山砍柴,下河洗衣,采茶,挖水井;帮助老人挑水做饭,团结乡亲,跟恶势力斗智斗勇,与乡亲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。如《稀荒垭》、《百日还乡》、《楠木井》、《娘娘泉》、《站穿石》等传说,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王昭君农家女儿的本色和勤劳善良的优秀品质。
三、反映美好事物的传说。人们想昭君、念昭君,以美好的事物来寄托对昭君的怀念,这是王昭君传说的一个显著特点。如《桃花鱼》的传说,说的是王昭君离家进京,不光是乡亲们舍不得她,连两岸的桃花也纷纷飘落到河水里,拥簇着船儿不能前行。王昭君哭别,泪水掉到桃花上,很快变成一种水母,形如桃花,人们就称作“桃花鱼”了。美好事物的传说较多,《彩石溪》、《鸽子花》、《白鹤茶》、《绣鞋洞》、《胭脂柚》、《香肠鱼》、《琵琶桥》等等都属这一类。
四、反映故乡人们思念昭君的传说。王昭君这位历史人们距今两千多年了,有关她的传说生活中有,地名中有,民俗中有,信仰习俗里也有。“年是拜,月是接”,兴山风俗中,凡出嫁的姑娘,到了农历七月十五这天,娘家里一定要接她们回来过“月半”;“月半”的晚上,还要到香溪河边放河灯,接那些亡故的先人魂归故里。王昭君远嫁塞外,人们就以这种方式,呼唤王昭君的魂灵归来,跟父老乡亲一同过“月半”。这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。如《河灯节》、《弯脖子龙》、《龙王庙》、《昭君台》、《盼女亭》等传说,皆表达了人们对昭君的思念。
五、以《汉宫秋》、《双凤奇缘》等古典文艺作品为代表演绎的传说。在兴山流传较为普遍,故事梗概是这样的:汉王做了个梦,梦见秭归有个美女,叫王昭君,便差画师毛延寿到秭归选妃。王昭君自恃美貌,选妃中不愿贿赂毛延寿,得罪了毛延寿。毛延寿就在昭君的画像上点了一颗伤夫滴泪痣,致使昭君进宫后被打入冷宫。昭君受到冷落,难见天日,听说匈奴的单于来向汉朝求婚,王昭君主动请行。临行时汉王见王昭君不但脸上没有滴泪痣,且美貌无双,产生爱慕,但又不能失信匈奴的单于,只好让昭君去了塞外。王昭君在塞外死后给汉王报梦,说她今生不能伴君,家中还有一个妹妹,叫赛昭君,让汉王把她选进宫来,终日侍君,以了思妾之愿。故事以梦开端,以梦结束,结构完整。因故事叙述昭君自始至终没有失掉贞节,这一点最合兴山人民的心意,所以传得较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