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护名录
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——兴山地花鼓
时间:2020-09-15 阅读次数: 分享:

兴山地花鼓简介

兴山地花鼓俗称花鼓子,分布于全县各乡镇,各地特点不同,动作有异。兴山绝大部分地区如古夫、南阳、高桥等地,广泛应用于春节灯会、红白喜事(白事称“孝花鼓”)、寿诞庆典、生儿打喜、砌屋上梁等场合,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,深受人们的喜爱,构成了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。兴山北部地区的榛子乡是个例外,只在春节玩灯时才表演地花鼓。

据乙丑年(公元1865年)清同治版《兴山县志》记载:“元旦十三至十五日并演蟠龙、跳狮、花鼓诸杂剧。”可知,地花鼓至少于140多年前就在兴山流传了。

兴山地花鼓通常由两个角色表演,一旦一丑扮作夫妻,也有二旦一丑三人表演的“穿花鼓”,旦角男扮女装。兴山地花鼓载歌载舞,丑角的表演诙谐、风趣,“翘翘步”是其显著特点;旦角的表演娇柔秀丽,表情含蓄,笑不露齿,双目传情,“绞绞步”是其显著特点。

兴山地花鼓的舞蹈动作,有许多呈现出性文化的符号,如“鲤鱼跳龙门”、“观音倒坐莲”等,表演时要碰胯、靠腿以及抚摸等动作,将男女调情、交媾情状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
兴山地花鼓的道具,有两把花折扇和一方丝巾。丑角扇花的特点是火爆泼辣,旦角扇花的特点是腰活、肘活、手腕活。

兴山地花鼓的服饰,旦角头戴勒子(或“大花”),身穿满搭襟便衣,外罩黑背心,下着撒罗裙,脚穿绣花鞋。丑角头戴“白帕子”(或小丑便帽),身穿白色对襟大袖便衣,外着黑背心,下穿大脚、大腰裤,脚穿草鞋。

兴山地花鼓的曲牌不多,一般有30多首,可分为戏腔和民歌小调两类,值得一提的,是唱腔中可贵的保留有“兴山特性音调”。

兴山地花鼓的乐队称为“云台师傅”或“坐台”。乐器只有大锣、大帽钹及马锣三件,“花鼓无鼓”倒成了趣谈。只有榛子乡的地花鼓用兴山围鼓伴奏,别有一番情趣。

兴山地花鼓保存有较多的性文化符号,是一种艺术性极强的舞蹈形式,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、研究价值和欣赏、娱乐价值。以及发展旅游经济的实用价值。

由于社会的变革、科技的进步、以及现代文明的猛烈冲击,人们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。兴山地花鼓已很少表演了,会表演的人也十分稀少了,明显地凸现了后继无人的现象,在一个村里已很难找到一个完整的班子(一旦一丑),只有异地匹配以及改变角色,才能勉强演出,出现了极度濒危状况,如不采取得力保护措施,不过数年,必将消亡殆尽!